全球首台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全球首款通导遥一体化北斗芯片等重大成果涌现,6个大科学装置建设有力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获批建设……2023年,武汉科教优势加快转化,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速提效。创新驱动是武汉跃上2万亿新台阶的关键因素。
2024年,注定是武汉从“新”出发、向“新”突破的一年。武汉将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未来发展蓄力。
30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城市创新现场,一家家科创企业拔节生长,一系列创新成果接连涌现,一幅幅研发、测试的画面,展现着向“新”突破的无限可能。
1月30日,武汉毳雨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毳雨科技)的研发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研发。40多公里外,企业购买的算力服务正在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进行。
以智慧园林为例,这家企业在草坪、灌草、树木附近安装墒情在线监测系统,现场感知植物的真实需求,如实反映土壤水分及变化、地表地下温度、植物活跃根系位置及比例、气象数据等诸多对植物需水及生长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传输的数据需要海量算力解算。
今年以来,武汉的算力服务正加速孵化新兴产业细分解决方案,为更多中小企业创新突破提供支撑。
在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通过强大算力资源助力,半年以上的工作量可缩减到几个星期,大幅提升研发效率。武汉算力设施降低了各类算法的研发门槛灰铸铁管法兰,使得行业内一些创新型的小公司也有能力去打造自己的特色算法。
据介绍,去年9月,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经历再次扩容后,总算力已达400P,算力接近饱和,日均人工智能算力占用率在95%以上。
截至目前,该计算中心已为300多家重点企业提供普惠算力服务,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网络直播等行业领域。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前期高校院所及部分龙头企业最早“尝鲜”,多次扩容以来,创新型中小企业算力申请需求有大幅上涨,产业“接地性”不断增强。
目前,武汉正在加快建设算力新型基础设施。今年年初,坐落于武汉光谷未来科技城的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也正式投产运营。武汉三镇都有分布不同类型的算力基建,正在迅速满足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量子信息等数字科技对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并催生大量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
1月30日,在位于光谷七路的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武汉大学教授、武汉珞珈伊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珞珈伊云)首席科学家毛庆洲正在带团队测试一款国产化测绘激光雷达。
在位于户外的测试场,记者看到,文具盒大小的激光雷达被安装在无人机上啮出,正在按照固定线路巡线。
毛庆洲指着竖屏显示器向记者介绍,“挂”在无人机上的激光雷达正在不断传回实时三维数据,珞珈伊云自主研发的地理信息软件正在持续解算这些数据,使其成为能直供行业进行业务决策的有效信息。据介绍,该企业自主研制的激光雷达测量距离可达2000米,通过“北斗”技术的融合应用,在500米高空仍然可以探测到地面5厘米内的目标。
珞珈伊云的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正是北斗技术的应用典型。就在当下,其交付给某铁路勘察设计机构的激光雷达产品,正被应用于铁路改造勘测。他介绍:“保障人员不用钻进隧道、贴近轨道去测量,激光雷达可以实时在空中进行激光扫描,对铁轨测量的高程和平面精度能达到厘米级,靠的就是激光雷达与北斗的融合。”
据了解,该企业地铁隧道三维激光检测服务的累计服务里程超5000千米,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去年,企业营收增长150%。“武汉不仅是北斗技术创新高地,还正在崛起为北斗应用产业的先行区,”毛庆洲介绍,今年还将持续拓展北斗应用场景,让搭载了北斗技术的激光雷达在电网电力巡查、交通设施检测、农林业监测等更多复杂恶劣条件下的高精度地形测绘中一展身手,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武汉大学科技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园区着力培育北斗产业链企业,“北斗+”企业已涉及智能车(船)、海洋装备、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
1月30日,在位于中南路的中南建筑设计院的办公室里,一群年轻人正在讨论如何利用AI技术让建筑变得更“聪明”,探讨基于万物互联技术为低空经济中的无人机等装备规划“智能路线”……
“可以将我们万物互联技术运用到更广阔的场景中,比如为无人机规划路线,让飞行更安全,还能帮它判断风速、雨量等情况。”
“要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将数字技术应用到传统建筑行业。”中南建筑设计院数字总监、工程数字技术中心主任张慎博士介绍,以上提到的这些场景应用,都是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平台的基础上有望实现的。
2023年12月6日,湖北省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PLM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这也是全国首个PLM创新联合体,由中南建筑设计院牵头,联合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中外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文具盒。
“这个创新联合体是以企业的需求作为引领,链接上下游一起来开发新产品,形成一个产业链,就是想实现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张慎说,“创新联合体成立之后,我们的目标更高了,大家联合在一起都是想着去运用一些新的技术,进行行业性的突破。”
张慎介绍:“如果说传统的建筑设计图纸,好比拿着纸质地图得边走边看。未来的智能建造,就类似无人驾驶、自动导航技术。”未来,建筑设计企业将“变身”科技公司,打破全链条数据孤岛,实现高效链接高效建造。
1月30日,记者来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在这里,总能看到数辆“萝卜快跑”穿行在车流之中,驾驶舱没有司机,方向盘自动旋转着,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在这里照进现实。
随处可见的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是武汉经开区打造示范区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区正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区。
据了解,“萝卜快跑”已首次加入“春运大军”行列,对天河机场自动驾驶专线服务全面升级。市民可通过萝卜快跑App、小程序一键预约接送机服务,自动驾驶车辆将按照出行需求在天河机场出发层接送乘客。
萝卜运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工智能基本上是靠数据来训练的,这种数据实际上是为了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学习的训练,提升其智能化程度,加速自动驾驶的技术进步。自动驾驶车辆每次在道路上遇到的不确定因素越多,复杂场景越多,比如突然冲出的行人、突然拐弯的车辆,会让人工智能算法愈加智能化。”
无论是AI模型的训练、推理还是部署,抑或商业模式的创新,都需要算力作为支撑。不久前,武汉经开区引入武汉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超算中心,该中心项目采用了华为全栈国产解决方案,是完全自主创新的软硬件平台。
据介绍,该中心将面向武汉经开区,乃至武汉市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普惠算力服务,支撑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采写: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余睿李佳郝天娇通讯员张雨秦思仪徐婷婷实习生贺小珍统筹:胡雪璇
全球首台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全球首款通导遥一体化北斗芯片等重大成果涌现,6个大科学装置建设有力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获批建设……2023年,武汉科教优势加快转化,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速提效。创新驱动是武汉跃上2万亿新台阶的关键因素。
2024年,注定是武汉从“新”出发、向“新”突破的一年。武汉将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未来发展蓄力。
30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城市创新现场,一家家科创企业拔节生长,一系列创新成果接连涌现,一幅幅研发、测试的画面,展现着向“新”突破的无限可能。
1月30日,武汉毳雨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毳雨科技)的研发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研发。40多公里外,企业购买的算力服务正在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进行空间运动副。
以智慧园林为例,这家企业在草坪、灌草、树木附近安装墒情在线监测系统,现场感知植物的真实需求,如实反映土壤水分及变化、地表地下温度、植物活跃根系位置及比例、气象数据等诸多对植物需水及生长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传输的数据需要海量算力解算。
今年以来,武汉的算力服务正加速孵化新兴产业细分解决方案,为更多中小企业创新突破提供支撑。
在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通过强大算力资源助力,半年以上的工作量可缩减到几个星期,大幅提升研发效率。武汉算力设施降低了各类算法的研发门槛导轮,使得行业内一些创新型的小公司也有能力去打造自己的特色算法。
据介绍,去年9月,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经历再次扩容后,总算力已达400P,算力接近饱和,日均人工智能算力占用率在95%以上。
截至目前,该计算中心已为300多家重点企业提供普惠算力服务,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网络直播等行业领域。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前期高校院所及部分龙头企业最早“尝鲜”,多次扩容以来,创新型中小企业算力申请需求有大幅上涨,产业“接地性”不断增强。
目前,武汉正在加快建设算力新型基础设施。今年年初,坐落于武汉光谷未来科技城的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也正式投产运营。武汉三镇都有分布不同类型的算力基建,正在迅速满足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量子信息等数字科技对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并催生大量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
1月30日,在位于光谷七路的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武汉大学教授、武汉珞珈伊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珞珈伊云)首席科学家毛庆洲正在带团队测试一款国产化测绘激光雷达。
在位于户外的测试场,记者看到,文具盒大小的激光雷达被安装在无人机上,正在按照固定线路巡线。
毛庆洲指着竖屏显示器向记者介绍,“挂”在无人机上的激光雷达正在不断传回实时三维数据,珞珈伊云自主研发的地理信息软件正在持续解算这些数据,使其成为能直供行业进行业务决策的有效信息。据介绍,该企业自主研制的激光雷达测量距离可达2000米,通过“北斗”技术的融合应用,在500米高空仍然可以探测到地面5厘米内的目标。
珞珈伊云的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正是北斗技术的应用典型。就在当下,其交付给某铁路勘察设计机构的激光雷达产品,正被应用于铁路改造勘测。他介绍:“保障人员不用钻进隧道、贴近轨道去测量,激光雷达可以实时在空中进行激光扫描,对铁轨测量的高程和平面精度能达到厘米级,靠的就是激光雷达与北斗的融合。”
据了解,该企业地铁隧道三维激光检测服务的累计服务里程超5000千米,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去年,企业营收增长150%。“武汉不仅是北斗技术创新高地,还正在崛起为北斗应用产业的先行区,”毛庆洲介绍,今年还将持续拓展北斗应用场景,让搭载了北斗技术的激光雷达在电网电力巡查、交通设施检测、农林业监测等更多复杂恶劣条件下的高精度地形测绘中一展身手,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武汉大学科技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园区着力培育北斗产业链企业,“北斗+”企业已涉及智能车(船)、海洋装备、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
1月30日,在位于中南路的中南建筑设计院的办公室里,一群年轻人正在讨论如何利用AI技术让建筑变得更“聪明”,探讨基于万物互联技术为低空经济中的无人机等装备规划“智能路线”……
“可以将我们万物互联技术运用到更广阔的场景中,比如为无人机规划路线,让飞行更安全,还能帮它判断风速、雨量等情况。”
“要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将数字技术应用到传统建筑行业。”中南建筑设计院数字总监、工程数字技术中心主任张慎博士介绍,以上提到的这些场景应用,都是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平台的基础上有望实现的。
2023年12月6日,湖北省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PLM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这也是全国首个PLM创新联合体,由中南建筑设计院牵头,联合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中外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
“这个创新联合体是以企业的需求作为引领,链接上下游一起来开发新产品,形成一个产业链回程,就是想实现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张慎说,“创新联合体成立之后,我们的目标更高了,大家联合在一起都是想着去运用一些新的技术,进行行业性的突破。”
张慎介绍:“如果说传统的建筑设计图纸,好比拿着纸质地图得边走边看。未来的智能建造,就类似无人驾驶、自动导航技术。”未来,建筑设计企业将“变身”科技公司,打破全链条数据孤岛,实现高效链接高效建造。
1月30日,记者来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在这里,总能看到数辆“萝卜快跑”穿行在车流之中,驾驶舱没有司机,方向盘自动旋转着,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在这里照进现实。
随处可见的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是武汉经开区打造示范区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区正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区。
据了解,“萝卜快跑”已首次加入“春运大军”行列,对天河机场自动驾驶专线服务全面升级。市民可通过萝卜快跑App、小程序一键预约接送机服务,自动驾驶车辆将按照出行需求在天河机场出发层接送乘客。
萝卜运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工智能基本上是靠数据来训练的,这种数据实际上是为了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学习的训练,提升其智能化程度,加速自动驾驶的技术进步。自动驾驶车辆每次在道路上遇到的不确定因素越多,复杂场景越多,比如突然冲出的行人、突然拐弯的车辆,会让人工智能算法愈加智能化。”
无论是AI模型的训练、推理还是部署,抑或商业模式的创新,都需要算力作为支撑。不久前,武汉经开区引入武汉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超算中心,该中心项目采用了华为全栈国产解决方案,是完全自主创新的软硬件平台。
据介绍,该中心将面向武汉经开区,乃至武汉市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普惠算力服务,支撑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采写: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余睿李佳郝天娇通讯员张雨秦思仪徐婷婷实习生贺小珍统筹:胡雪璇
长 江 日 报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